您有外包需求?
2025報稅新制懶人包,報稅時間、所得稅申報級距、免稅額、扣除額一次看懂!
不知道如何報稅嗎?每年報稅時間、報稅期限與免稅額都不太一樣,隨著物價增漲,2025報稅的免稅額再度調高,讓小資族五月報稅不會大失血!另外,報稅依舊可以使用手機報稅和信用卡刷卡繳稅,線上報稅免排隊,快速又方便!現代人時間有限,推薦上班族、全職接案族使用線上報稅的方式節省時間。

2025報稅時間一覽表,報稅期限愛注意!
以往報稅時間為每年的五月,但今年財政部指出,因應美中關稅衝擊,所得稅申報期限延後一個月(至六月底),對於繳稅有困難的民眾,其中有 8 項稅目開放申請延緩或分期繳納,以降低民眾的納稅負擔。
✅ 報稅時間&報稅期限
● 2025年報稅期限日期: 2025 年 6 月 30 日(一)23:59
● 2025年開放使用憑證及查詢碼下載所得資料:
2025 年 4 月 28 日(一)8:00 起至 6 月 30 日(一)23:59
● 2025年開放綜合所得稅申報與繳納:
2025 年 5 月 1 日(四)0:00 起至 6 月 30 日(一)23:59
✅ 退稅時間
● 第一批 2025 年 7 月 31 日(四)起
網路(含手機)申報、稅額試算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回復、 5 月 12 日(一)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戶籍地國稅局,國稅局將會優先辦理退稅。
● 第二批 2025 年 10 月 31 日(五)起
5 月 12 日(一)前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非戶籍地國稅局、5 月 13 日(二)後稅額試算紙本回復至各地區國稅局。
● 第三批 2026 年 1 月 20 日(二)起
逾期申報、申報繳稅及不繳不退,經國稅局核定為退稅案件。
報稅新制上路!2025 年所得稅三大重點
為因應物價指數上漲,有效降低民眾經濟負擔,2025 稅務新制推出三大調整:其一為課稅級距調整;其二為一般免稅額調整;其三為標準與特殊扣除額額度調整。
附上2025年本年度變更的項目總整理,以下段落將會更詳細介紹!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2025 綜合所得稅級距計算方式更新!
💡綜合所得淨額是什麼?
綜合所得淨額 = 綜合所得總額 − 各項扣除免稅額與扣除額
✏️ 綜合所得總額是你一整年所有的「應稅」收入,可能包含(但不限於)下列項目:
(1) 薪資所得
(2) 執行業務所得(如接案、自由業)
(3) 租金收入
(4) 股利、利息
(5) 財產交易所得(賣房賣股票)
(6) 其他各種收入來源
✏️ 可以合法扣除所得總額之項目包含:
(1) 免稅額(如本人、配偶、扶養親屬)
(2) 扣除額(標準扣除、列舉扣除)
(3) 特別扣除額(薪資、身心障礙、教育、儲蓄投資等)
(4) 基本生活費差額(如果是負值就不會納入計算)
💡累進差額是什麼?
台灣的綜合所得稅是「累進稅率」,收入越高稅率越高,但不會對全部所得都用最高稅率,而是分段計算。
「累進差額」就是兩個級距之間的價差,為了減少分段計算的麻煩,因此所得稅會先取最高的稅率來計算稅金,然後再扣除多繳的部分。
2025 綜合所得稅「綜合所得淨額」的級距均有調升,可參考以下表格。
|
|
|
|
|
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
「免稅額」2025新制,高齡免稅額提高 7000 元!
💡免稅額是什麼?
是你可以不用繳稅的基本扣除額,也就是說,報稅時這些金額可以直接從你的總所得中扣掉,完全不課稅。
這是政府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種方式,每人適用的免稅額會隨著是否扶養、結婚有差異。
2025 年申報新制,一般免稅額從 92,000 元增加到 97,000 元,增加 5000 元;年滿 70 歲之高齡免稅額則是從從 138,000 元增加到 145,500 元,提高了 7000 元,政府對高齡照顧者提供更多稅負減免!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*舉例:
小明是 5 口之家,家庭成員還有老婆、一名就讀大學的女兒、未滿 70 歲的爸媽,他的免稅額共計:97,000 元 x 5 人 = 485,000 元。
*備註:
● 所有免稅額都要填報正確資料、符合條件才適用。
● 有些情況需要提供扶養事實證明,例如:父母沒有收入、與你同戶籍或提供生活費等。

「一般扣除額」是什麼?標準扣除額、列舉扣除額二擇一
💡一般扣除額是什麼?
所得稅扣除額主要分為「一般扣除額」和「特別扣除額」。細講前者,又可再區分為「標準扣除額」、「列舉扣除額」,兩者擇一採納計算。如果你想要合法節稅,建議你要好好研究自身情況用哪一種扣抵會比較划算!
✅ 一般扣除額之「標準扣除額」是什麼?新制最多提高 2 萬元!
財政部直接給你一個固定的扣除額,不論你有沒有實際支出,都可以直接扣這個數字。這是最簡單、最常用的扣除方式。適用於沒有太多列舉支出(例如保險、捐款、醫療等)的人。
|
|
|
|
|
|
✅ 一般扣除額之「列舉扣除額」是什麼?保險費、買房貸款等皆可扣除
列舉扣除額是你把實際發生、可扣除支出一條一條列出來扣掉,被扶養親屬的列舉費用也可以包含在其中。列舉扣除額需附上單據證明,適合平常支出較高、保存單據完整的人。雖然要列舉扣除額的手續看起來比較繁瑣,但這樣列舉下來可能會超過標準扣除額,可以扣抵的金額就比較多,是合法省稅的一個好方式!
列舉扣除額有以下 6 大項,一般人較容易接觸到前 5 項:
1. 捐贈:捐給政府認可機構(如公益團體、學校等)
2. 人身保險費:自己或受扶養親屬保的保險(不包括商業保單)
3. 醫藥及生育費:合法醫療費用(不含健保給付部分)
4. 災害損失:經政府認定的天災損失
5.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:有買房自住並貸款者可扣除
6. 依照《政治獻金法》、《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》、《私立學校法第 62 條》、《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》所規定的政黨、政治團體、擬參選人、候選人、財團法人私立學校之捐贈/競選經費。
*備註:2025 新制已經將「房租支出」從列舉扣除額改為特別扣除額。
「特別扣除額」是什麼?有哪些項目?
💡特別扣除額是什麼?
特別扣除額是報稅時,在免稅額、標準扣除額、列舉扣除額之外,政府再給你的額外減稅優惠,針對特定身分或情況設計,讓你能進一步減少應稅所得,這部分你可以「自由選擇」是否申報。
常見的特別扣除額項目(2025 報稅適用金額)如下: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*舉例:
王先生是雙薪四口家庭(含 6 歲以下子女 2 人),免稅額&扣除額總額為:個人所得免稅額 38.8 萬元+標準扣除額 26.2 萬+薪資扣除額 43.6 萬+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37.5 萬=146.1 萬。
2025報稅方式有三種:線上報稅、國稅局報稅、委託代辦報稅
💰 報稅方式 1: 線上報稅(電腦、手機報稅)
最方便也最多人用這個方式,只要使用手機、電腦、平板。適合族群:上班族、小家庭、收入單純者。
🔺手機報稅 5 步驟
(1) 驗證身分:
提供行動電話認證、戶號+查詢碼與行動自然人憑證。
(2) 填寫資料:
確認納稅義務人基本資料,新增配偶、扶養親屬資料。
(3) 確認稅額:
查看綜合所得稅總額及扣繳稅額資料。
(4) 繳稅:
提供 6 種繳稅方式,包含行動支付/電子支付帳戶、委託取款轉帳繳稅、ATM 繳稅、信用卡繳稅、活期(儲蓄)存款帳戶繳稅及現金或票據。
(延伸相關議題:退稅方式目前提供 2 種退稅方式,包含直撥轉帳退稅、憑單退稅)
(5) 完成申報:
下載收執聯妥善收存。
🔺手機報稅優點:
● 不用出門、免排隊
● 系統會自動帶入你的所得、扣除額等資料
● 可用自然人憑證、健保卡+註冊密碼、金融帳戶驗證等方式登入
💰 報稅方式 2:國稅局申報(紙本申報)
到國稅局索取報稅書,手寫填報、親自臨櫃報稅或郵寄送件。這個方式較傳統,缺點是手續較繁複,填寫表人需細心填寫資料。適合銀髮族長輩、無電腦設備者,以及有較多異動的報稅人。
🔺臨櫃報稅優點:
● 現場會有工作人員協助核對資料
● 適合需要特殊申報、補件、或不太會使用網路申報的人
💰 報稅方式 3:委託代辦(委託會計師或記帳士代客記帳報稅)
可能需要找專業代辦的情況:涉及海外所得(例如海外投資、工作收入)、財產交易所得、高資產人士(企業主、投資人)、自營工作者(如接案工作者) 、「列舉扣除額」收據多又雜.....等情況,就適合委託代辦報稅。
🔺委託代辦報稅優點:
● 專人協助規劃稅負需求,合法節稅、避免漏報或重複課稅
● 可處理不動產交易、海外收入等複雜項目
● 委託代辦讓自己省時省力又安心
- - - - - - - - - - - -
>> 到這裡委外記帳!在出任務網站找專業會計/記帳士,五月幫您記帳報稅!
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退稅是小確幸?其實是把先繳的還給你!
如果你報稅之後,發現不但不用繳稅,甚至還有退稅「小確幸」,要注意~這並不是意外之財,而是政府退還你「先前多繳的稅」!這情況最常見於剛進職場的新鮮人,以及有特別扣除額的人。
常見退稅情況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結語
希望這篇「2025 報稅懶人包」能幫助你快速搞懂所得稅的基本觀念,了解今年最新頒布的免稅額、扣除額。無論你是上班族還是自由工作者,相信這篇分享能幫你掌握報稅&抵稅的概念,讓你多留一點荷包錢,繳稅月不再心痛!
- - - - - - - - - - - -
>> 到這裡委外記帳!在出任務網站找專業會計/記帳士,五月幫您記帳報稅!
- - - - - - - - - - - -
留言回應